娱乐圈“肿瘤”,切越早越好
王传君参加《桃花坞》综艺,最开始就和宋丹丹杠上后,我以为他之后在这个节目里会是“不好惹”的高冷形象。
没想到昨天突然蹦出了一条全网爆笑的荒唐热搜——
他在节目里坚持要搭篮球架,结果架子倒了,奔着他的要害袭击了过去。
武大靖问“哥你没事吧”。
王传君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感慨:“闺女已经有了,儿子暂时不考虑了。”
因为这段情节实在太好笑,网友们直接把此时的王传君联想到了他分割已久的角色“关谷神奇”。
我发现很巧合的是,在近期平淡无奇的娱乐圈里,仅有的那么一点动静竟然都来自《爱情公寓》,不知道的以为他们集体团建。
只是有的人正风光,有的人却陷入洗不清的丑闻里。
邓家佳正因悬疑剧《回廊亭》被热议,网友们痛诉“导演浪费了好演员”。
又因《扬名立万》中的苏梦蝶一角,同时被华鼎奖和百花奖同时提名最佳女主角。
陈赫创建的火锅品牌贤合庄,两年扩张出800多家加盟店,结果一年倒闭了近300家。
被加盟商们集中拉横幅声讨,喊着“还我血汗钱”。
最终让人把这些明星的动向联想到一块的,还是《爱情公寓》的导演韦正。
他的新剧《破事精英》再度被质疑抄袭,韦正回应时的一段话又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:
“我绝不允许《破事精英》的观众像《爱情公寓》一样,再次被扣上支持抄袭的帽子。”
网友们质疑他“在聊剧抄不抄袭呢,关观众什么事?”
而这部新剧的男女主,正是《爱情公寓5》里的张伟、诸葛大力这对CP的扮演者,李佳航与成果。
甚至在B站上,因逐集挖掘《爱情公寓》涉嫌抄袭情节而闻名的UP主@残狼之卑,也在停更许久后,不久前又开启了更新。
这位UP主从2016年做对比视频,算算年头都已经过去了6年。
与这个IP相关的一切人或事,莫名地赶在了一块,热度死灰复燃。
不过许多当年的观众,如今在娱乐板块里再看到这些动向时,心境早已不一样。
它曾经是一块香饽饽,粉丝们捧它,乐意看演员们戏外也维持戏内形象,各种聚会、渲染情怀。
但如今,经历了抄袭风波、演员们的口碑风波后,它逐渐变成了一团肿瘤。
导演、演员乃至观众们,都是越早远离它,越早步入正轨。
01
强行捆绑
还不如独立行走
韦正的新剧《破事精英》如果没有和《爱情公寓》绑定在一块、扯上抄袭争议,或许还能搏一搏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。
这是部职场情景喜剧,讲七个倒霉打工人被赶到一个边缘部门,努力求生规避裁员的故事。
它播出时的宣传直接与《爱情公寓》进行了联动。
剧情中埋了不少《爱情公寓》里的梗,比如曾经的胡一菲绝技“弹一闪”。
班底成员上不止有“张伟”、“诸葛大力”,还有《爱情公寓》中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,在新剧里依旧扮演女领导。
这部剧的笑点节奏、画风与布景也与旧作相似。
所有人都能在《破事精英》上瞥见《爱情公寓》的味道、看到它的痕迹。
仍是粉丝的观众,觉得这是一种情怀致敬。
鄙夷《爱情公寓》的网友觉着,它或许是一种捆绑宣传的手段。
双方都觉得这个方式不亏、利于新剧传播,而荒谬的事实却是捆绑得越紧,越害了新剧。
微博上关于新剧的讨论词条热度,远不及导演那篇把《爱情公寓》《破事精英》并列提及的热搜热度。
一个是千万阅读,一个是两亿阅读。
如今或许已经不再需要科普,《爱情公寓》1-4部中存在大量涉嫌抄袭外剧的台词、剧情与分镜。
爱情公寓5》中,出现了照搬UP主@老番茄画作的画面。
像受灾区严重的《老友记》,几个月前国内平台引入它后,一些慕名前去观看的网友直接发出了哀嚎:
秉着不一棍子打死、不冤枉好人的原则,我仔细地观看了新剧《破事精英》。
可以给出的结论是,新剧不存在曾经的照搬问题。
但存在疑似撞梗现象,比如新剧中的一处笑点是角色骂人时,朋友在旁边手动按响警报、给脏话消音。
电视剧里给脏话消音常见,但人工手动按键消音的梗,最早是英剧《IT狂人》中独有。
这种撞梗是否情节严重,每个人有不同看法,我不想在此费笔墨深究辩论。
但就宣传效果来看,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已经摆在表面上:
当你继续选择和《爱情公寓》这个已经非议颇多的IP捆绑,那么市场给你的回报很可能就是没有回报。
大众会无法把《破事精英》视为独立的剧来评判,最终又演变成一滩互相指责的舆论浑水。
客观而论《破事精英》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,韦正在里面做了讽刺现实的尝试。
18集里李佳航饰演的社畜因为过劳倒下,他的意识进入了身体空间,最后跑到心脏,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脏爆炸。
爆炸后他在这个虚幻空间里遇上了一只独角兽,祈求再一次机会。
哭诉道:“我也知道自己对身体不负责,但我需要加班、需要赚钱,妈的病情加重了需要钱看病,有了钱才能给女儿报舞蹈班。”
心脏的场景是塑料布铺成的、上面撒了猩红的颜料,场景看起来虽廉价,但反倒是廉价感带来了讽刺与鬼魅感。
《破事精英》的观众为这部剧辩解说的也是,它有反映现实的地方、有讽刺职场信骚扰的地方。
但仔细想想,这些可圈可点之处,都是最没有《爱情公寓》痕迹的地方。
我能理解很多《破事精英》的粉丝会想抱不平,抱怨为什么大家不关注剧的优点。
但问题是,剧的好坏优劣,就是要它自己独立行走、走出另外一部剧的阴影时,才能被正视的。
这一道理在演员身上同样适用,《爱情公寓》主演团队里,不乏演技不差、具有一定潜力的演员。
但当人们看着他们,只能脱口而出剧中名字,那他的演技注定是最后被关注到的一项。
李佳航便是如此,当他在剧里常规地被耍、被欺负,表演一个老实打工人形象时,他依旧像《爱情公寓》里的张伟。
包括他此前在《外科风云》中饰演陈绍聪时,舔狗式追女生时的神情与张伟如出一辙。
弹幕里他一出场,依旧齐刷刷地在“张伟”“张益达”。
最后他自个都跳出来无奈吐槽,“我叫李佳航,不叫张益达哦”。
而在心脏中哭诉、那段最脱离固有画风的剧情里,李佳航才极具冲击力地让观众感受到——
他是一个想让女儿过得更好一分的父亲,想让母亲病痛减轻一分的儿子,想逃离压榨却又不得不用身体换工资的小人物。
也让不少观众第一次感受到,李佳航这个演员藏在张伟、尔康这些角色背后的演技。
02
沉溺其中的舒服日子
总有尽头
其实邓家佳和王传君在《爱情公寓》还爆火时,就在访谈中总结过一个现象——
“《爱情公寓》是有后遗症的。”
在剧中,他们这一对后期的很多戏份都属于“气氛组”,导演也就要求他们俩在一旁要跟着主线剧情做反应。
邓家佳说这让他俩都留下了“挑眉毛”的后遗症,一想做惊讶表情,就下意识地按喜剧表演方式挑眉毛。
哪怕是演其他的戏份时,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个习惯。
节目里他们还即兴对了一段夸张的围观反应,当时他们已经杀青很久了,可依旧反应的和剧中一样。
对演员来说,这种“后遗症”并不是一种好的征兆。
当年《爱情公寓》启用了一批新人演员,对这些新人而言,连续几季的长时间拍摄很容易塑造自己的表演习惯。
就像王传君说的,“《爱情公寓》用完了我们所有的表情”。
而情景喜剧需要的表情,是每一瞬间都夸张一倍、很难适用于其他剧种的表演方式。
当这部剧给主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打上烙印。
此时,谁最早把烙印脱掉,谁就最容易挣出另一片天地。
而谁最沉溺于烙印带来的红利,就最容易被娱乐圈的风浪扑倒。
主演团队里,陈赫与李金铭或许是后期在形象与宣传上,都与剧中角色绑定较深的两位。
陈赫在剧外就没完全跳出过曾小贤的人设,包括那句“好男人就是我”。
他与老婆许婧相爱十数年的感人故事传播开来时,大家都拿这句台词夸他。
在陈赫自传《守得住才叫爱》的腰封上,也写着这句台词。
当然,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。
综艺中、影视中,陈赫大多数时候的形象也是固定的,维持在小烦人、怂包、精明的耍宝形象,曾小贤的角色与他进一步绑定。
但到今年,他身上最大的标签是“贤合庄坑人”。
而“美嘉”李金铭,在《爱情公寓第四季》的宣传季里,她上了安徽卫视的《非常静距离》。
节目里头她表情羞涩可爱地讲自己在机场被人认出,她还故意走慢了点,等着对方来喊自己“美嘉”,心想“认出来就叫我嘛”
主持人对此开玩笑说:“她完全还在戏里”。
后来李金铭开启了直播带货、一段时间内成了全职主播。
她在直播里说,自己凭资源把价值6800元的腰包砍价到了399、只卖一单,结果“工作人员操作失误”,卖出了987单。
李金铭说自己损失惨重,粉丝问要不要退货时,她摆了摆手说自己承担这600多万差额。
事情上新闻后,还有人用“美嘉数学不好”来为这举动辩解,“虽然是套路但萌萌哒”。
只是网友们完全不买账,觉得她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是李金铭。
后来发现,在她的直播间里五天前就上演过一模一样的剧情:129元的口红特价9.9,只卖2000只,却失误卖了一万单。
更荒诞的是下单了的粉丝上某宝一搜,发现这口红的标价是9.8块、7.5块。
原本这条路没错,早期的观众粉丝们就爱看《爱情公寓》的演员们人戏合一:
“你的一生会出演很多作品,可能有几颗像珍珠般光华耀眼,也会有一些,像砂石一样磨人,但决定你能走多远的,是你自己有多强韧。如果你现在犹豫不决,不如换个环境去体验生活,你还年轻,不怕输。”
我前几天曾刷到一个up主@全嘻嘻与她的猎头朋友对谈的视频,里面谈及的一个职场道理,我想也适用于娱乐圈、适用于所有行业: